-
分享殡葬文化伦理学
日期:2015-3-11 15:18:08
寒食节习俗,有上坟、效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坟必有墓祭,后来因与三月上已招魂续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渐定在寒食上祭了。《唐书》记云:“开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宋庄季裕《鸡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而京师四方因缘拜扫,遂设酒撰(zhuan,饭食),携家春游。”
殡葬文化作为人类在自我觉醒过程中处理死者遗体行为,它大致经历如下几个阶段,骨灰架公司给你介绍下:
一、弃尸阶段。
这个阶段,人类尚无自我意识,更谈不上亲情或血缘意识至多有点族类意识不再分而食之。我们一起来为大家讲解一下。
二、草藏阶段,即所谓“葬者”。
这一阶段人类族类意识较浓,因怕同类的尸体被别的动物食之而藏之。此时人类尚无进入工具时代,因而只能以草埋之。
三、浅埋阶段。
这个阶段人类自我意识渐觉,认为草埋不足以保护尸体,同时简单的石器工具可以帮助人类在大地上挖坑掩埋。
四、公共墓葬阶段。
这一阶段氏族公社已经形成,血缘关系加强,同时自我意识高涨,有了对死亡的思维以及灵魂意识产生。
五、等级墓葬阶段。
骨灰寄存架相关知识作为伦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应用伦理学是不同于理论伦理学的一种应用性学科。这次我们来讨论一下殡葬伦理学。
应用伦理学的主要工作是把道德理论应用到具体的首先问题和道德情境中。和以往书斋里的、纯理论性的伦理学不同,应用伦理学的理论和应用相辅相成,其理论一部分来自于以往的伦理学,另一部分来自于具体生活中,反过来,这些理论又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殡葬业的这些问题,亟待改革。诸如殡葬行业长期处于垄断地位;殡葬管理部门的职能转变落后于市场的发展,管理疏漏,工作不到位;殡葬从业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比较少,殡葬专业教育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等等。殡葬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
联系我们
全国服务热线
0795-7776555
地址:江西省樟树市张家山工业园区1号路